【案例】
2017年9月末,刘女士在营口某品牌4S店购买轿车,花费10万元,购车时商家称10月末再给车辆合格证。因没有车辆合格证无法办理车辆牌照相关手续,11月初消费者再次来到4S店要合格证,商家称过几天就给,消费者认为不合理,故来到消协投诉。
【处理过程及结果】
接到消费者投诉后,消协工作人员立即对消费者阐述的情况进行核实,并第一时间与4S店经理取得联系,经工作人员的调查了解,消费者阐述情况属实,经过积极地调解,向商家讲解相关法律法规,最终商家将合格证交给消费者,消费者表示非常满意。
【评析】
根据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十六条:”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,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、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。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,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,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、法规的规定。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,应当恪守社会公德,诚信经营,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;不得设定不公平、不合理的交易条件,不得强制交易。”